
"入市子魚貴,堆盤牡蠣鮮。"這是宋代詩人戴復古對海鮮佳品牡蠣的讚美。牡蠣俗稱蠔、蠣黃,是一種生長在海邊岩石上的貝類,我國沿海一帶均有出產。牡蠣味美嫩滑,營養豐富,遠在漢代,就已開始為人們所食用。唐宋年間,已被視為珍品。如今,牡蠣成為餐桌宴席上的美味佳肴已不鮮見。
但是,關於牡蠣可以美容,知道的人並不多。其實,牡蠣用於美容已經歷史悠久,據有關資料記載,早于唐代藥王孫思邈就用牡蠣殼粉和土瓜根調製用於《普濟方》曾載,用牡蠣治療面色黧黑,可以潔膚美容。所用方劑牡蠣殼研成粉末,用水飛過,再以蜜製丸口服,同時也可炙食其肉。中國醫學認為,牡蠣肉可以治虛損,調理脾胃,並可補婦人血氣,因有滋陰補血之功,可使面容紅潤,皮膚細嫩。牡蠣殼具有滋陰潛陽、化痰軟堅、消瘕去積等功效,是滋補清熱良藥,有益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