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但它卻給每個經歷的人帶來很多的麻煩和不適,尤其是女性朋友。
一般來說,45~55歲的女性便進入了更年期。由於卵巢功能的減退,使雌激素和孕酮水平降低,造成身體內各系統的改變而出現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不適應症狀。其主要表現有:月經紊亂、陣發性潮熱(潮紅)、外陰及陰道萎縮、骨質疏鬆、四肢麻木、心悸不適、皮膚出現皺紋、色素沈著、腸胃功能紊亂等生理症狀及敏感多疑、煩躁易怒、情緒不穩定等心理症狀。進入更年期的女性,一是自己不要緊張害怕,積極地自主調適,必要時求助於醫生;二是社會和家庭要給予積極的支援和關注,以便使她們愉快度過更年期。
那麽,進入更年期後,女性如何從飲食營養方面調理自己的飲食結構,避免某些不適症狀的發展呢?主要飲食原則是:動植物食物搭配,以植物為主;不偏食、不挑味、粗細搭配;不甜不鹹不膩;定時進餐、餐次適宜、不過飽;少吃油炸、燒烤和燻製食品。具體如下:
1、每日一袋(約250ml)牛奶或羊奶。內含250mg鈣,有助於減輕骨質疏鬆,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
2、每日350g左右主食,供給機體能量和熱量,以米、麵、粗糧、乾豆類及薯類為首選。
3、每日三份高蛋白食品。即瘦肉50g,或雞蛋1個,或豆腐100g,或雞鴨100g,或魚蝦100g,其中以魚蝦、豆類最為理想。
4、每日500g左右的蔬菜水果。如白菜、芹菜、菠菜、胡蘿蔔、南瓜、苦瓜、番茄、蘋果、香蕉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及天然抗氧化物等,既可降低血脂、減肥,又可提高免疫力,防止便秘。
5、必要的脂肪。更年期本身就是由於雌激素水平下降造成的,所以不能素食。適量的脂肪攝入是必要的,它可以降低因骨質疏鬆導致骨折的危險性。
6、多吃“核酸食物”。“核酸”可延緩衰老,富含“核酸”的食物有:魚蝦類、蘑菇類、木耳、花粉等。
順利而安全地度過更年期對晚年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飲食營養只是把好了食物這一關,其他方面也不容忽視。因此,更年期需要綜合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