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澳漁港位於台北縣瑞芳鎮深澳里。當地漁船早先均停泊在深澳灣內海灘上,民國42年由漁業局、縣政府撥款,修建北防波堤108公尺。53年間曾遭颱風破壞,63年再修建南防波堤63尺,碼頭100公尺,及浚渫泊地 1.4公頃,以供漁船停泊使用。至民國65年中油公司在深澳灣規劃能源油港將漁港劃入油港區範圍內,並限制原有漁港擴建及漁船增加設籍。油港規劃之初中油曾要求將現有漁港港口封閉,改在北面另闢建新港口,俾漁船進出使用專用航道,但經施工後發現新航道正位於煤礦坑道之上方而停工。嗣後要求遷港遷村,後因能源油港計畫範圍內劃設漁港區,遷港計畫因之未付諸實行,本港受禁建限制達10年之久未能擴建,外廓設施簡陋,致每遇十級以上強風,港內即無法穩靜,所有漁船必須駛往八斗子避風,因此影響漁業之發展。
本港75年間解禁後,76年度先行改善舊泊地及增建碼頭,擴建工程則列在『第二期台灣地區漁港建設方案』中,現已完成港灣設施工程及正進行陸上魚市場工程。擴建計畫係利用漁業專業區於發電廠出水口處修建南防波堤、護岸,舊泊地之東北側修建北防波堤,並加設內堤,新闢泊地3.1公頃,計畫水深-3.0~-4.5公尺。整舊泊地2.0公頃,水深-2.5~-3.0公尺,全部工程于83年完工。可增加容納50噸級,漁船85艘,港內水域穩靜,並填築新生地1公頃,以提供漁業、陸上設施使用。
本港現有漁會會員1,712人,延繩釣漁業在沿海作業,當日往返,棒受網漁業均在夏、秋二季至澎佳嶼、花瓶嶼一帶海域作業,一航次約15天,距離約500海浬;冬、春二季遠至海南島一帶海域作業,一航次約一至二個月,主要漁獲物有小卷、赤宗、紅目鰱、白帶魚、刺尾、透抽、煙阿虎等。本港魚市場已施工完成,尚未起用,交通狀況尚可,漁獲均由魚販向漁民收購,運往外縣市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