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坑漁港屬第三類漁港,位於湖西鄉北側海岸,舊有湖西漁港北端,因原有湖西漁港內海水域過於寬廣,不適停泊避風,故予廢止,計畫開發為淺海養殖區,而於東堤處修建南北寮漁港,西堤北側修建本港,供漁船停泊避風之用。湖西漁港原有航道側之砌石堤簡陋, 民國 73 年離島計畫中, 興建防波堤 244 公尺,碼頭 50公尺及進行航道挖方等工程。因泊地航道水淺及碼頭不足,「第二期台灣地區漁港建設方案」中撥款 3,500 萬元, 整建防波堤 400公尺及浚挖航道,有效提高漁船進出使用之安全性,提供漁船安全避風場所,更因泊地浚深,漁船進出候潮時間減少,對促進地方漁業發展將更有助益。
本港陸上漁業設施缺乏,僅港址北側有漁具整備場設置,漁船補給均經龍門或馬公為之,「澎湖縣港澳整體發展評估規劃」中將本港列為區里船筏漁業基地。平時偶有尖山、龍門及西嶼鄉之漁船來停泊;主要漁撈方式有流刺網、延繩釣、焚寄網、一支釣等;附近有水產養殖,以石斑等高經濟價值魚種為主,漁產以空運輸台灣或經由龍門、馬公運銷。
本港可配合東北海無人島之原始海島風貌特色,發展海釣、紫菜採集等漁業休閒活動,並可規劃湖西舊港水域,發展水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