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武漁港位於台東縣大武鄉尚武村,面臨太平洋為颱風侵襲頻率極高地區之一,沿岸漂砂強烈。
本港於民國42年起開始興建,45年時已完成之防波堤毀於颱風,49年起將附近朝庸溪改道,並建堤以防洪水之患。50年至56年共進行六期工程,先後完成南、北防波堤及碼頭泊地等建設,共耗費三千萬元。惟天然條件太差,港口屢開屢塞,無法發揮預期功效。於57年及67年前後兩次委請學術單位,進行水工模型試驗,估計整建經費依當時物價指數即高達八億元,因考慮經濟效益報准暫緩辦理。68年省府應地方人士一再要求,專案核撥四仟二佰萬元,辦理港口改善工程,並備有挖土機及運土卡車交鄉公所隨時浚挖,以維持航道暢通,但運作成效仍然不彰。
75年間花蓮港務局為解決本港漂砂之患,研提菱型港池之構想,因而再進行水工模型試驗,測試原構想可行性並尋求最佳方案,試驗結果放棄菱型港構想,而以替代方案進行規劃。民國80年政府重新辦理本港改善港口研究規劃工作,併於81年度起編列預算以改善港口至84年度止先後興建北防波堤 234公尺、南防波堤132公尺、北防砂堤二支共140公尺。在第三期漁港建設方案中將繼續進行延長南北防波堤、防砂堤及航道疏浚等工程,以維持本港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