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頁,共 2 頁
緊鑼密鼓的會程,共有411篇論文發表,在六個會場連續3天的口頭發表,以及二批次各一天半的張貼發表。特別議題包括全球性別與漁業研討:藉研究以解決問題、亞洲蝦類養殖(現況與展望)以及水族健康。技術議題包括捕撈漁業、水生資源管理、養殖生產系統與管理、增強水產養殖生產力、收獲撈捕技術、收獲加值技術、收獲水產物安全與品管、經濟與市場、外銷貿易與全球化、藉保育和利用提升水生多樣性、環境和污染影響、遺傳與分子生物技術、應用型生物技術、營養有關之生物技術、漁業與社會、經濟與民生、漁業教育、人力資源、政策與管理。
第一項特別議題長期獲World Fish Center持續支持,作者之一再度應邀全程參加研討會,並擔任全體演講評審員與分組主持人。來自澳洲、法國、加拿大、英國、美國、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尼泊爾、緬甸、伊朗、柬埔寨等國的演講者,報告地方性、各國或跨國之研究、調查、分析與建言,具有極大之民族、環境、資源、社會、文化及政府與非政府單位輔佐的多樣化影響。在主題“藉研究以解決問題”的精神下,會眾確認透過性別來觀察漁業和養殖可得完整的真相,也可提供採取適當行動的基礎。這樣的議題經由性別角度深入探討使漁業和養殖更有功能與意義。演講內容涵蓋了內陸和沿岸資源管理、養殖、收入、加工、交易、全球化、營養和人類健康、成功的漁撈、漁撈家庭和族群水產計畫、性別主流化的模式。討論頗為生動,並一再探討其在政策面和執行面的適用性。此議題於翌日又舉辦圓桌座談會,進一步獲得共識與結論:
(一) 2001年在台灣高雄舉辦之第6屆亞洲水產學會研討會中,報告過烏干達及鄰近維多利亞湖諸國漁村的HIV/AIDS問題,如今已能在漁撈維生的村落展開特定策略和行動來逐步解決相關問題。
(二) 印度性別研究指出已帶動政府考慮將所有養殖輔助計畫以家庭為單位去實行。印度顯然在分析及改善推廣模式積極注意及男女兩性的均衡,值得借鏡。
(三) 亞洲或非洲不少的小型漁村社團,使用沿岸資源或陸上資源的多樣性選擇正在逐步遞減且忽略應用印度Kerala及馬來西亞模式中善用不同性別為人力資源的成功經驗,殊為可惜。
(四) 藉由性別探討整個水產物之供應鏈,有助釐清如何減除小規模家庭經營之弱點,而協助其爭取應得利益。然而有些國家仍未認同女性貢獻,則其立法與執法的困難就會存在。
(五) 魚貨大規模交易之擴增,雖然為女性勞力增加工作機會,但產生對魚貨的競爭,剝奪了女性小型加工業和販賣業的空間,因而存在其他隱憂。瞭解與性別相關的不平等數據時,應藉以洞察日後如何協助參與漁撈、養殖和加工的有效性。
(六) 鼓勵大學性別與漁業教學課程和案例研究心得宜跨校、跨國分享,且各級水產學校及早納入性別與漁業相關課程。國際上亦有必要收集全球資料並規劃成立有關之文獻庫。
(七) 促成此次Kochi宣言落實反應在各國經由性別研究來解決問題的政策。
第2項特別議題為亞洲蝦類養殖:現況與展望,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亞太養殖中心網(NACA)及印度的海洋食品出口發展局(MPEDA)有鑑於其重要性均予以大力贊助。會中論及蝦類養殖及疾病防治,如何利用分子診斷法如 diagnostic DNA microarray或 RAPD-PCR 分析病原菌基因或病毒 (如WSSV、MBV與IHHNV) 對蝦子的感染、如何尋求各式靈敏準確的biomarkers;還有飼料中添加維生素、氨基酸、乳酸菌或植物的萃取物等對魚類生長、血液參數及抵抗緊迫之影響,期許在東南亞因多方研究得以及早解決養蝦困境。
至於資源永續利用方面還是眾所矚目, 由於水產養殖的魚獲需求量持續增加,會中屢屢論及如何進一步思考水產養殖的永續經營、水產養殖在食品安全上的角色、 商業化工業型水產養殖業對環境的永續性與社會的衝擊◦ 另外,因水生動物資源有日益缺乏的現象,養殖藻類及開發植物性飼料,成為另一重要發展趨勢。許多水產養殖研究人員和業者開拓新種類的繁、養殖研發,因此在技術議題會場上也出現許多新物種的水產養殖研究報告,顯示水產物生產力之前景光明、無可倫比 ◦
四、結語與建議
(一) 以往參閱之資料,常指出印度僅次於中國,是水產總產量高居全世界第2名的國家,此次直接觀察,果然印度全國參與水產人士甚眾,水產單位更是得令人眼花撩亂。印度已順利走過水產研發之初期、中期,此次國際大會又凝聚共識,今後如果各級政府機構持續高瞻遠矚、積極發展,諒必銳不可擋。
(二) FAO派員與會,並坦然與我國與會人員ㄧ同參訪、ㄧ同討論並互贈專書,學術確實是可以為外交盡一份心力的順暢管道,希望政府加以重視,以彰顯其成效。
(三) FAO Fisheries Department 近來改名為FAO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Department。 亞洲水產學會之英文名稱一向是Asian Fisheries Society, 此次會員大會上有會員提案,會長Dr、Chan-Lui Lee接受現場多位發表意見,幾經討論再作當場表決,決定今後改名為Asian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Society。 看來水產養殖之研發日趨重要與廣受重視,在國際上已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四) 此次會前ㄧ個多月接到會長Dr、Chan-Lui Lee來函通知領獎之時間、地點等事宜時,赫然發現我國國名曾幾何時被改為 Chinese Taipei,立即向AFS廖前會長一久和現任台灣分會陳分會長建初反應。廖前會長及時向現任會長強烈表達台灣的名稱不宜更動,隨即又由全體國內會員填答陳分會長發出之意見表,據以連署送交大會,有驚無險地維持使用Taiwan的名稱,此事反映了時局之無情,國人不得不提高警覺。
(五) 馬來西亞政府在積極運作下,爭取亞洲水產學會理監事的同意,將於2008年把已往28年長駐菲律賓馬尼拉的總部遷往他們提供免費建地和建築物的馬來西亞農業大學新址,並調派人員幫助業務。馬來西亞各界正努力成為亞太營運中心之企圖心至為明顯。
(六) 印度和中國主辦本屆、下屆大會,又積極爭取擔任會長,不只展現其在水產繁、養殖技術上和種類上急起直追事實,各級政府單位輔助之實力也都有成功之態勢。此將活絡亞洲水產研發並提高全亞洲之產銷總量,惟亞洲其他國家勢必遭受到排擠,台灣產官學界宜留意及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