Экстремальные виды отдыха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в Одессе. Агентство недвижимости Ланжерон
  • fishexpo20200312 b
  • cfse2020
  • 2019 799
  • sho2020
  • 加入會員
  • 2015600150
  • 活動報導

  • 漁業新聞

  • 漁業輿情

  • 國際漁業新聞

  • 廠商專區

  • 中國漁業新聞


三、漁業為何被指責為破壞生態環境之產業
 
(一)漁獲能力過剩,導致過漁;
(二)棲地破壞;
(三)炸、毒及幽靈漁具等不當漁法;
(四)混獲與拋棄;
(五)導致海洋生態失衡。
 
四、環境保育團體之主張
 
  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域污染)、資源減少,物種滅絕、生態失衡,特別是可再生的生物資源之生產效率低降等現象不斷的在人類眼前顯現,因此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各種保育團體也應運而生,以野生生物(wildlife)保護運動而言,由於各國歷史文化背景之差異,及對自然及野生生物距離遠近與利害關係之有無,而分為三種不同主張之團體:
※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IFAW(International Fund for Animal Welfare)、Greenpeace等主張無條件尊重生命,如人類般有人權,提倡動物有生存權(Animal right),意即只要不捕殺野生生物,自然可達保育之目的;此一類型團體將利用野生生物視為捕殺野生生物,是罪惡,而保護是正義,訴求簡單,深獲一般大眾及媒體之支持,擁有龐大之社會資源,並善用輿論、政經、貿易等手段遂行保育之訴求。
 
※如國際自然及天然資源保護協會IUCN(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等NGO組織,主張經由野生生物永續利用(Sustainable untilization)以達到野生生物及其生息環境之保護,這一團體因為對野生生物利用與保育有何關連,在科學上、知識上不易說清楚、講明白,所以一般大眾及媒體不太容易接受,其活動資金亦難以受到資助。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World Wildlife Fund)等,一面以促進自資源之永續利用為目的,一面對特定動物如鯨魚等,又迎合動物生存權之主張,即選擇性的保育明星動物。但不管人類做了多少環境規制與生物保護工作,人類消費量不減少的話,其效果顯然不大。
 
五、海洋生物利用派與保護派多年對立之結果

 

保護派

漁業資源利用派

目標

生物多樣性之維持

野生生物持續利用

保護對象

瀕危物種、明星種

標的魚種

結果

生態系崩潰

生態系崩潰

 
 
※兩者緊張關係需維持,但兩者認知之鴻溝需彌平。
※生物多樣性保存之意識。
※海洋生物資源持續有效利用之情懷。
 
六、海洋漁業與保育能否共存?
 
  漁業價值必須依存在水域系統(aquatic system)的生物多樣性。對於資源及生物多樣性之價值有較為良好的評估時將在保護措施上產生附加價值。保育的利益應尋求對於海洋系統中漁業的價值進行最佳的估計,因為加諸於海洋系統的總價值與系統中漁業的價值是具有相同的重要性的。因此,漁業與海洋保育不只是可以共存,並且可以從中獲取更多利益。

快速連結

2019 130 fishexpo20200312 s 130X60   img4a88f214c8984     

討論區最新發文